基于SBAS技术的深圳市赛格大厦地表形变监测
姚建群1, 吴洋2
1.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2.广州星绘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通讯作者简介: 吴洋(1993—),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InSAR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方面的工作。Email: 2111709052@mail2.gdut.edu.cn

第一作者简介: 姚建群(1982—),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变形监测、地质灾害预警等地理信息测绘方面的工作。Email: yaojianqun@126.com

摘要

2021年5月18日,深圳市福田区赛格大厦发生了异常晃动,由于大厦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一旦出现事故,带来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对大厦实施沉降监测,进行风险评估具有重大意义。利用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BAS-InSAR)技术,采用时间跨度为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的29景Sentinel-1A数据,对赛格大厦及其周边地区进行地表形变监测。研究结果表明: 大厦累计最大沉降量为2019年8月的-2.00 mm,最大抬升量为2020年10月的+2.02 mm,整体形变较为稳定,特别是2021年1月至4月,赛格大厦形变量在0.4 mm范围内微小波动,不存在沉降或抬升现象。此判断不但与现场的地质情况一致,还与多个专业机构的监测结果吻合。

关键词: 赛格大厦; SBAS-InSAR; 沉降; Sentinel-1A
中图分类号:P68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8706(2023)03-0110-07
Surfac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Saige Tower in Shenzhen based on SBAS Technology
YAO Jianqun1, WU Yang2
1. CCCC Infrastructure Maintenance Group Co., Ltd, Beijing 100000, China
2. Guangzhou Xinghua Data Service Co., Ltd., Guangdong Guangzhou 510000, China
Abstract

Saige Tower in Futian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shaked abnormally on May 18, 2021. Due to the center location of the building in the city, the consequences would be unimaginable, once there was an accident.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monitor the building settlement and evaluate its risk.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monitored the surface deformation of Saige Tower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using 29 Sentinel-1A data from May 2019 to April 2021, based on 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BAS-InSAR) technolog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umulative maximum settlement of the building was -2.00 mm in August 2019, and the maximum uplift was+2.02 mm in October 2020. The overall deformation is relatively stable, and the deformation of Saige Tower fluctuates slightly within 0.4mm without settlement or uplift, especially from January 2021 to April 2021. This judgment is not only consistent with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site, but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 monitoring results of multi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s.

Keyword: Saige Tower; SBAS-InSAR; settlement; Sentinel-1A
0 引言

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规》提出建筑高度超过100 m即为超高层建筑[1]。赛格大厦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街道, 高79层, 总高度355.8 m, 实际高度292 m, 符合超高层建筑的定义, 是深圳第三高楼, 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钢管混凝土架构大厦, 2001年被评为“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但是超高层建筑的安全隐患远高于普通建筑, 其在消防、地面沉降、防震等方面存在巨大的挑战[2]

2021年5月18日, 赛格大厦出现摇晃现象。大厦位于市中心, 出现的异常晃动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为保护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 各界人员持续关注分析引起异常晃动的原因。根据深圳应急管理局分析的深圳市地震监测台站数据, 当日该市未发生地震。根据深圳天气的报道, 当时所测得的最大瞬时风为5级, 距离最大瞬时风为8级的大风还差3个级别。至2021年5月23日,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市房屋安全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鉴定中心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对赛格大厦进行大楼沉降、倾斜率、加速度等各项指标的监测, 监测数据均正常, 未超出相应规范的要求。

上述的多个专业机构的监测结果表明了赛格大厦在2021年5月18号至23号的指标符合规范要求。本研究从赛格大厦长期的形变量入手, 对大厦附近地表形变情况进行长期的监测, 排查大厦晃动的原因。目前对地表形变监测的方法有很多, 对于小范围的区域, 可以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法、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法、常规的大地测量仪器测量技术等[3], 而大范围的区域, 则需要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等方法[4, 5]。就赛格大厦而言, 虽然是一个小范围的区域, 但是三维激光扫描法、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法和常规的大地测量仪器测量技术缺少大厦异常晃动前的数据, 无法得到大厦晃动前长期的变形情况。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技术利用卫星影像, 可以完全不受这一局限性的影响[6, 7]

InSAR技术利用雷达卫星的系统参数和空间几何位置关系, 能够精确测量地表上某一点处的空间位置[8]。这一技术可以做到全天时、全天候的高精度监测, 为地表形变监测提供有利的条件[9]。其中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D-InSAR)技术将传统InSAR技术得到的两幅相位干涉图进行差分、解缠和反演等处理, 得到研究区域的形变速度场[10]。但是这一技术受雷达图像在时间和空间上失相干的影响比较严重, 而且对大气效应也比较敏感[11]。Berardino提出了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BAS-InSAR)技术, 其有效地克服了D-InSAR技术的缺陷[12], 大大提高了监测的精度和时空分辨率。

2011年, 尹宏杰等[13]利用SBAS-InSAR技术监测冷水江矿区的形变量, 提取了该矿区沉降区域的发展和演化情况; 2011年, 周志伟等[14]利用SBAS-InSAR和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PS-InSAR)技术监测城市地表形变, 分析得到两种方法的结果具有可靠性; 2013年, 李珊珊等[15]利用SBAS-InSAR技术监测了青藏高原季节性冻土形变, 得到的地表形变结果与冻土的物理变化规律相当一致。

本研究采用SBAS-InSAR技术对深圳市福田区的雷达影像进行数据处理, 反演福田区地表形变速度场, 针对赛格大厦及其周边地区的时间序列形变量进行分析, 旨在为赛格大厦的异常晃动提供高精度监测结果, 为其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赛格大厦位于深圳市福田区, 是深圳市中心城区, 总面积达78.8 km2。区域内以市政建筑和居民楼为主, 高楼大厦紧密分布, 占福田区全区面积的74.26%, 此外还有部分山地、丘陵和海滩。

发生异常晃动的赛格大厦位于福田区的东缘地带, 大厦周边城市建筑密集, 其光学影像如图1所示。

图1 福田区光学影像Fig.1 Optical image of Futian District

2 数据及处理
2.1 数据来源

欧空局对地卫星系列中C波段哨兵1号的距离向分辨率为5 m, 方位向分辨率为12 m, 符合本研究的精度要求[16]。且12 d的卫星重访周期可在满足监测精度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数据时间段, 因此, 本研究采用时间跨度为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共29景干涉宽幅模式的Sentinel-1 SAR影像数据进行SBAS-InSAR数据处理。

同时, 选择日本宇宙航空开发机构提供的30 m空间分辨率的ALOS World 3D 30 m DEM进行去平地效应、估计及去除地形相位和轨道误差以及地理编码等处理工作。

为满足SAR影像配准和形变图生成的需要, 采用POD精密定轨星历数据, 避免了在干涉图生成的时候出现较大的残差条纹, 从而影响后续处理结果的精度。

2.2 数据处理

SBAS-InSAR技术是为了克服D-InSAR技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相干严重的局限性而发展起来的[17]。该技术利用已有的SAR数据集, 通过设定一定的时间空间基线阈值, 得到若干个小基线数据子集, 小基线集合内运用最小二乘的方法得到数据集内的形变速率, 再利用奇异值分解法计算较长基线之间的变形信息, 得到时间序列的变形量[18, 19]。该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长基线所导致的失相干问题, 增加了形变数据的精度和监测形变的时间空间分辨率[20, 21, 22]

本研究根据所筛选的29景Sentinel-1 SAR影像的时间间隔, 将时间基线阈值设置为150 d, 对应的时间空间基线连接图如图2所示。基于福田区约75%的面积都是城市建筑物, 相干性较好, 为了能够获得更高的干涉和相位解缠的精度, 设置相干性阈值为0.35, 对相干性小于0.35的干涉点进行掩模处理。在进行干涉处理之后, 根据解缠图和相位图, 判断质量较差的干涉图并且剔除, 防止失相干和大气延迟误差较大的干涉对后续处理造成严重影响。

图2 时空基线连接Fig.2 Temporal baseline connection diagram

2.3 处理结果

经过SBAS技术数据处理后, 获得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期间福田区的年均形变速率场图, 如图3所示。

图3 福田区SBAS年均形变速率平面图Fig.3 Plane figure of annual deformation rate of SBAS in Futian District

由图3可知, 福田区地表面形变量的总体情况比较稳定, 年均形变速率为-57.9~35.55 mm/a。将SBAS结果进行矢量化处理, 并且将矢量数据进行统计, 结果如图4所示, 99.4%的数据量位于-8.26~10.12 mm/a。大部分区域位于-6.25~4.74 mm/a, 呈现相对稳定的状态(图3绿色高亮部分), 小部分区域(图3蓝色、红色高亮处)可能因为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表形变。

图4 福田区SBAS年均形变速率柱状图Fig.4 Histogram of annual deformation rate of SBAS in Futian District

针对2021年晃动事件, 本研究着重于分析赛格大厦及其周边的地表形变, 将SBAS处理结果矢量化后, 裁剪得到赛格大厦及其周边地区形变速率, 如图5所示。

图5 赛格大厦SBAS矢量形变速率平面图Fig.5 Plane figure of rector deformation rate of SBAS in Saige Tower

对矢量化形变结果进行统计(图6), 赛格大厦周边地区的年均形变速率为-1.76~3.12 mm/a, 大部分点位的年均形变速率0.5~2.5 mm/a, 可见赛格大厦周边地区两年的平均形变速率较为稳定。

图6 赛格大厦矢量形变速率柱状图Fig.6 Histogram of vector deformation rate of SBAS in Saige Tower

3 结果分析
3.1 赛格大厦沉降分析

赛格大厦及其周围建筑群的光学影像如图7所示。直接在大厦位置处进行时间序列分析, 其结果如图8所示。

图7 谷歌无偏地图中赛格大厦点位Fig.7 Google unbiased map of Saige Tower point location

图8 #1采样点时间序列Fig.8 Time series plot of No. #1 sampling point

由图8可知, 2019年至2021年大楼的地表的形变情况呈现波浪形状, 形变量徘徊在0 mm的刻度线上。大厦累计最大沉降量为2019年8月的-2.00 mm, 最大抬升量为2020年10月的+2.02 mm, 可见其两年内形变较为稳定。特别是2021年1月至4月这3个月, 赛格大厦的累计形变量为-0.26 mm, 赛格大厦形变量在0.4 mm范围内微小波动, 不存在沉降或抬升现象。

2021年5月18日晚21时到19日下午, 多专家机构对赛格大厦进行倾斜和沉降的实时监测, 监测指标远远小于规范允许值, 数据未显示异常情况。到5月23日, 上文提到的多个专业机构实时监测的房屋沉降量为-0.26~0.24 mm。监测结果与本研究利用SBAS方法得出的2021年1月至4月这3个月累计形变量为-0.26 mm的地表沉降结果一致。研究结果都表明赛格大厦的地表面相对较为稳定, 不存在异常沉降现象。

3.2 赛格大厦周边地区沉降分析

从图5的SBAS矢量形变图中可以看到, 在赛格大厦采样点(#1)周边地区具有3处不均匀地形变信号, 在光学影像中对3个地区进行采样, 命名为采样点#2、#3和#4, 其地理位置如图9所示。

图9 谷歌无偏地图中赛格大厦周边采样点Fig.9 Sampling points around Saige Tower in Google unbiased map

图10 #1、#2、#3、#4采样点时间序列图Fig.10 Time series plots of sampling points No.#1, No.#2, No.#3 and No. #4

各采样点的时序图见图10, 由图10可知: 在大厦东北方向490 m处的#2采样点呈现沉降趋势, 两年一共沉降了5.62 mm, 而一年的时间里就沉降了4.53 mm; 在大厦西北方向370 m米处的#3采样点呈现抬升趋势, 两年的时间内抬升了3.05 mm, 而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以来抬升2.86 mm; 在大厦西南方向300 m处的#4采样点也呈现抬升现象, 两年抬升量为3.19 mm, 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抬升了3.26 mm。可见赛格大厦周边地区的形变主要集中于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的时间内。

为了更直观地表现赛格大厦周围沉降情况, 在图9中沿线#2、#4(在图9中用蓝色高亮线表示)做剖面图, 结果如图11所示。

图11 #2、#4连线形变量剖面Fig.11 No. #2 and No. #4 even linear variable profile

从图9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赛格大厦周围地区在这两年内具有一定的不均匀形变, 形变量差异在7 mm左右, 而中间区域(赛格大厦区域)较为稳定。出现这种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地基土本身的不均匀性, 因为地基土不可能由单一的匀质材料构成, 地基土的不同, 也会导致建筑物对地表产生不均匀的压实, 从而导致不均匀的地表形变; ②地表高度会受建筑物的影响, 建筑物密集、高则会让地表沉降的速率更快一些。除此以外还会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 例如地铁运营、施工建设等。

结合大厦位于深圳市地铁1号线(罗宝线)和地铁7号线(西丽线)交界地带的情况(如图12所示), 对于赛格大厦周边区域出现的不均匀的地表形变现象可能是因为地铁运营造成的影响。就近一年的数据而言, 不均匀地形变趋势越发明显, 为了防止不均匀的形变量差异越来越大, 政府部门需要持续对其周边地区进行长期监测, 防止发生地陷坍塌等现象, 并做好一定的防护措施。

图12 赛格大厦附近的铁路线Fig.12 Railway line near Saige Tower

4 结论

赛格大厦累计最大沉降量为2019年8月的-2.00 mm, 最大抬升量为2020年10月的+2.02 mm。大厦2021年1月至4月这3个月累计形变量为-0.26 mm, 波动范围在0.4 mm范围内, 所以长期来看, 赛格大厦位置的地表形变较为稳定。该结论与现场未发现坍塌、地陷、墙体裂缝等地质破坏现象一致, 且与多个专业机构实时监测得到的-0.26~0.24 mm沉降量结果吻合。因此, 在排除长期缓慢地表沉降的情况下, 可以考虑一些短时间内引起摇晃的因素, 从而进一步排查大晃动的原因。

(责任编辑: 刘丹)

参考文献
[1] 李瑞峰, 常乐, 秦海. InSAR技术在超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的应用研究[J]. 工程质量, 2021, 39(4): 70-73.
Li R F, Chang L, Qin H. Application of InSAR technology in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super high rise buildings[J]. Construction Quality, 2021, 39(4): 70-73. [本文引用:1]
[2] 陈翔, 刘庆元. 赛格广场大厦工程变形监测与分析[J]. 工程建设, 2006, 38(1): 41-45.
Chen X, Liu Q Y. Deformation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Saige square building project[J].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2006, 38(1): 41-45. [本文引用:1]
[3] 王润生, 熊盛青, 聂洪峰, . 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J]. 地质学报, 2011, 85(11): 1699-1743.
Wang R S, Xiong S Q, Nie H F, et al.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geological exploration[J].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11, 85(11): 1699-1743. [本文引用:1]
[4] 朱建军, 李志伟, 胡俊. InSAR变形监测方法与研究进展[J]. 测绘学报, 2017, 46(10): 1717-1733.
Zhu J J, Li Z W, Hu J. Research progress and methods of InSAR for deformation monitoring[J]. Acta Geodaetica et Cartographica Sinica, 2017, 46(10): 1717-1733. [本文引用:1]
[5] 唐尧, 王立娟, 廖军, . 基于InSAR技术的川西高山峡谷区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研究——以小金川河流域为例[J]. 中国地质调查, 2022, 9(2): 119-128.
Tang Y, Wang L J, Liao J, et al. Research on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high mountain and valley areas of western Sichuan Province based on InSAR technology: A case study of Xiaojinchuan River Basin[J].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2022, 9(2): 119-128. [本文引用:1]
[6] 刘斌, 葛大庆, 李曼, . 地基InSAR技术及其典型边坡监测应用[J]. 中国地质调查, 2018, 5(1): 73-81.
Liu B, Ge D Q, Li M, et al. Ground-based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onitoring typical slopes[J].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2018, 5(1): 73-81. [本文引用:1]
[7] 刘国祥, 刘文熙, 黄丁发. InSAR技术及其应用中的若干问题[J]. 测绘通报, 2001(8): 10-12.
Liu G X, Liu W X, Huang D F. InSAR technology and its key problems in applications[J].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2001(8): 10-12. [本文引用:1]
[8] 刘国祥, 丁晓利, 陈永奇, . 极具潜力的空间对地观测新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J].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15(6): 734-740.
Liu G X, Ding X L, Chen Y Q, et al. New and potential technology for observation of earth from spac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0, 15(6): 734-740. [本文引用:1]
[9] 吴一戎, 朱敏慧.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0, 15(2): 121-123.
Wu Y R, Zhu M H. The developing status and trends of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J].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2000, 15(2): 121-123. [本文引用:1]
[10] 何敏, 何秀凤. 利用D-InSAR技术监测盐城地区地表形变[J]. 测绘通报, 2010(11): 1-3.
He M, He X F. Monitoring ground deformation of Yancheng using D-InSAR[J].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2010(11): 1-3. [本文引用:1]
[11] 刘国祥. InSAR系列讲座6 InSAR应用实例及其局限性分析[J]. 四川测绘, 2005, 28(3): 139-143.
Liu G X. Application examples of InSAR and its limitation analysis[J]. Surveying and Mapping Sichuan, 2005, 28(3): 139-143. [本文引用:1]
[12] Berardino P, Fornaro G, Lanari R, et al. A new algorithm for surfac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based on small baseline differential SAR interferograms[J].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02, 40(11): 2375-2383. [本文引用:1]
[13] 尹宏杰, 朱建军, 李志伟, . 基于SBAS的矿区形变监测研究[J]. 测绘学报, 2011, 40(1): 52-58.
Yin H J, Zhu J J. Li Z W, et al. Ground subsidence monitoring in mining area using DInSAR SBAS algorithm[J]. Acta Geodaetica et Cartographica Sinica, 2011, 40(1): 52-58. [本文引用:1]
[14] 周志伟, 鄢子平, 刘苏, . 永久散射体与短基线雷达干涉测量在城市地表形变中的应用[J]. 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2011, 36(8): 928-931.
Zhou Z W, Yan Z P, Liu S, et al. Persistent scatterers and small baseline SAR interferometry for city subsidence mapping: a case study in Panjin, China[J]. 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ity, 2011, 36(8): 928-931. [本文引用:1]
[15] 李珊珊, 李志伟, 胡俊, . SBAS-InSAR技术监测青藏高原季节性冻土形变[J].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5): 1476-1486.
Li S S, Li Z W, Hu J,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 Seasonal oscillation of the permafrost over Qinghai-Tibet Plateau with SBAS-InSAR algorithm[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2013, 56(5): 1476-1486. [本文引用:1]
[16] 杨魁, 杨建兵, 江冰茹. Sentinel-1卫星综述[J]. 城市勘测, 2015(2): 24-27.
Yang K, Yang J B, Jiang B R. Sentinel-1 satellite overview[J]. Urban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 Surveying, 2015(2): 24-27. [本文引用:1]
[17] 张艳梅, 王萍, 罗想, . 利用Sentinel-1数据和SBAS-InSAR技术监测西安地表沉降[J]. 测绘通报, 2017(4): 93-97.
Zhang Y M, Wang P, Luo X, et al. Monitoring Xi’an land subsidence using Sentinel-1 images and SBAS-InSAR technology[J].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2017(4): 93-97. [本文引用:1]
[18] 李国华, 薛继群. 基于短基线集技术的矿区开采沉陷监测研究[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3, 36(3): 191-193, 196.
Li G H, Xue J Q. Monitoring the surface subsidence of mining areas based on SBAS method[J]. Geomatics &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3, 36(3): 191-193, 196. [本文引用:1]
[19] 张金盈, 崔靓, 刘增珉, . 利用Sentinel-1 SAR数据及SBAS技术的大区域地表形变监测[J]. 测绘通报, 2020(7): 125-129.
Zhang J Y, Cui L, Liu Z M, et al. Large-area surfac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using Sentinel-1 SAR data and SBAS technology[J].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2020(7): 125-129. [本文引用:1]
[20] 高海英, 赵争, 章彭. 时序InSAR的贵州地质灾害监测[J]. 测绘科学, 2020, 45(7): 91-99.
Gao H Y, Zhao Z, Zhang P. Geological hazards in Guizhou by using time series SAR interferometry[J]. 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2020, 45(7): 91-99. [本文引用:1]
[21] 孙晓鹏, 鲁小丫, 文学虎, . 基于SBAS-InSAR的成都平原地面沉降监测[J]. 国土资源遥感, 2016, 28(3): 123-129.
Sun X P, Lu X Y, Wen X H, et al. Monitoring of ground subsidence in Chengdu Plain using SBAS-InSAR[J]. Remote Sensing for Natural Resources, 2016, 28(3): 123-129. [本文引用:1]
[22] 胡乐银, 张景发, 商晓青. SBAS-InSAR技术原理及其在地壳形变监测中的应用[J].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 2010(1): 82-89.
Hu L Y, Zhang J F, Shang X Q. SBAS-InSAR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onitoring the crustal deformation[J].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Crustal Dynamics, 2010(1): 82-89.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