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青年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出版道德声明   |   开放获取政策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微信公众平台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2019年 6卷 4期
刊出日期:2019-08-20

本期特约稿件
基础地质
技术方法
勘探潜力与评价
 
       本期特约稿件
1 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地质调查与勘探进展及成果
周新桂, 杜治利
DOI: 10.19388/j.zgdzdc.2019.04.01
“天山—兴蒙构造带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工程”全力支撑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调查科技攻坚战,按北方石炭系—二叠系、大型盆地深层和山前构造带3个层次开展工作部署。主攻北方石炭系—二叠系,查明西北地区石炭系—二叠系沉积充填序列,恢复岩相古地理,建立油气成藏模式,优选战略突破目标,支撑并实现银额盆地居延海坳陷、准噶尔盆地南部博格达山前和柴达木盆地东部3个重要油气突破; 重点评价塔里木盆地深层震旦系—下奥陶统成藏条件,通过开展塔里木盆地深部调查,查明了震旦系—下奥陶统盆地结构和展布,落实了生、储、盖的平面分布特征,预测了深部油气成藏模式; 积极准备在山前构造带开展工作,初步查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构造格架和寒武系盐下成藏条件,在塔里木盆地温宿凸起实现了新区新层系油气重大突破,初步评价了柯坪断隆的油气资源潜力。工程取得的研究成果为推动自然资源部(原国土资源部)在新疆开展油气矿权管理体质改革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2019 Vol. 6 (4): 1-10 [摘要] ( 376 ) RICH HTML PDF (7882 KB)  ( 730 )
       基础地质
11 新疆塔里木盆地温宿凸起石油地质条件新认识
杨有星, 高永进, 张君峰, 周新桂, 张金虎, 苗苗青
DOI: 10.19388/j.zgdzdc.2019.04.02
为了弄清塔里木盆地温宿凸起构造演化、油源条件及圈闭类型等关键地质问题,通过石油地质条件综合分析,结合样品测试分析,查清了温宿地区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提出了石油地质条件新认识。结果表明: 温宿凸起为一个继承性发育的古隆起,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 温宿凸起油气藏类型以构造-岩性型为主; 温宿凸起不发育烃源岩,但发育沟通拜城富烃凹陷的高效输导体系; 温宿凸起新近系吉迪克组油气藏类型以构造-岩性型为主; 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主要发生在新近纪—第四纪,具有明显的晚期复式成藏特点; 优越的盖层条件是温宿吉迪克组油气藏形成的重要因素。
2019 Vol. 6 (4): 11-16 [摘要] ( 368 ) RICH HTML PDF (7049 KB)  ( 307 )
17 新疆北部扎河坝坳陷上二叠统沉积环境
文磊, 孙相灿, 周新桂, 易立, 李清瑶, 高永进, 龚晓星, 郭坤
DOI: 10.19388/j.zgdzdc.2019.04.03
扎河坝坳陷位于阿尔泰造山带与准噶尔盆地之间,属于中亚造山带的一部分,自早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准噶尔洋盆的打开和闭合等阶段,富含煤炭和金属矿产,也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前景。研究区火山岩和含煤层系发育,地表风化剥蚀严重,对研究其地层发育特征和沉积环境起到了一定的制约。对扎河坝坳陷新富地1井岩芯样品开展沉积岩微量元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扎河坝坳陷上二叠统为温暖湿润的淡水沉积环境,表明扎河坝坳陷晚二叠世经历了火山活动和陆相淡水沉积2个阶段,印证了准噶尔洋由俯冲消减向陆内阶段转换的过程。该研究对恢复研究区构造演化及沉积古地理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2019 Vol. 6 (4): 17-23 [摘要] ( 354 ) RICH HTML PDF (7480 KB)  ( 165 )
24 塔里木盆地东南坳陷侏罗系展布特征研究
孙智超, 苗苗青, 王继勋, 程明华, 白忠凯, 张金虎
DOI: 10.19388/j.zgdzdc.2019.04.04
塔东南坳陷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东南部,勘探程度较低。侏罗系为该区主要油气勘探目的层,明确塔东南坳陷侏罗系展布特征是实现该区油气突破的关键问题。通过分析2015年后实施的最新钻探工程以及最新采集处理的地震、电法剖面,结合钻测井、露头资料,研究塔东南侏罗系分布范围及厚度,结果表明侏罗系在塔东南坳陷广泛发育,仅在且末凸起西部局部地区缺失; 瓦石峡凹陷侏罗系十分发育,沉积厚度大,分布范围广,并向阿尔金山前有明显加厚趋势,可作为塔东南坳陷油气勘探目标区。
2019 Vol. 6 (4): 24-29 [摘要] ( 301 ) RICH HTML PDF (7799 KB)  ( 138 )
30 焉耆盆地焉耆隆起区石油地质条件初探
张金虎, 高永进, 杨有星, 周新桂, 白忠凯, 孙智超, 金芸芸, 王立新
DOI: 10.19388/j.zgdzdc.2019.04.05
焉耆盆地经历了20多年的勘探开发,取得了一系列认识,但目前急需开辟新的油气勘探领域来缓解增储上产的压力。焉耆隆起区是盆地的油气远景区,通过新焉参1井钻探,初步分析了研究区石油地质条件,明确了其缺失中生界大部分地层,缺乏油源和有效的油气运移通道。讨论后认为应继续探索隆起区油气成藏的可能性,加强焉耆隆起区与博湖坳陷构造演化关系的研究,寻找有效的油气运移通道及隐蔽型油气藏。这些认识对今后焉耆盆地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2019 Vol. 6 (4): 30-39 [摘要] ( 295 ) RICH HTML PDF (11070 KB)  ( 275 )
40 阿尔金山前下—中侏罗统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陈夷, 杜治利, 康志宏, 田亚
DOI: 10.19388/j.zgdzdc.2019.04.06
阿尔金山前侏罗系出露大套厚层的暗色泥页岩,生烃潜力优越,具备陆相页岩气形成条件,是有利的勘探接替区。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和测试分析,研究下—中侏罗统泥页岩的沉积展布、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储集性能,并探讨了该区页岩气的勘探潜力。研究表明: 富有机质泥页岩主要处于滨浅湖—半深湖相、沼泽相沉积环境中,其在平面上呈NE向展布,单层厚度和累计厚度均较大; 泥页岩的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1、Ⅱ2型干酪根; TOC含量为0.55%~10%,平均为2.28%; 镜质体反射率(Ro)为1.0%~1.6%,平均为1.269%,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为页岩气藏形成提供良好的生烃条件; 其矿物特征表现为脆性矿物含量高,大于51%,有利于后期的水力压裂改造和页岩气开采;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泥页岩储层发育微孔隙及微裂缝,为页岩气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初步预测,后期改造相对较弱的月牙山地区为页岩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2019 Vol. 6 (4): 40-50 [摘要] ( 295 ) RICH HTML PDF (9872 KB)  ( 134 )
51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太原组页岩气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
熊荃, 彭渊, 唐友军, 陈天宇, 毛亚辉
DOI: 10.19388/j.zgdzdc.2019.04.07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太原组在绥德地区发育一套潜在的烃源岩,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含量为0.75%~5.71%(平均2.75%); 镜质体反射率(Ro)为1.43%~2.12%(平均1.80%),处在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具有很好的生气潜力。为了探讨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太原组泥页岩的吸附特征,选取了研究区SSD1井10个泥页岩样品进行等温吸附、总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反射率、X-射线衍射和比表面积等测试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盆地东部太原组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吸附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研究区SSD1井太原组10个泥页岩样品的兰氏体积为1.11~2.41 m3/t,随着压力的增加,吸附能力迅速增加,当达到一定压力后达到饱和; 泥页岩的吸附能力与总有机碳含量和黏土矿物含量有正相关关系; 页岩比表面积与兰氏体积相关性不明显,推测样品孔隙大小及形态对气体的扩散和吸附有一定的影响。综合评价认为,总有机碳含量、黏土矿物含量是影响太原组泥页岩吸附能力的重要因素,这为盆地东部页岩气勘探提供参考。
2019 Vol. 6 (4): 51-57 [摘要] ( 321 ) RICH HTML PDF (3996 KB)  ( 225 )
       技术方法
58 塔里木盆地油气地质调查新乌地1井钻探工艺技术
张统得, 李正前, 蒋炳, 罗宏保
DOI: 10.19388/j.zgdzdc.2019.04.08
新乌地1井地处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什西构造带,断裂发育,且缺乏邻井参考资料,区域地质调查程度较浅,所钻遇地层复杂,漏失、破碎、缩径等现象时常发生,给钻探施工带来巨大挑战。针对该井井身结构设计缺乏依据、地层极端复杂、事故处理难度大等问题,研发应用了超前裸眼钻进、深厚覆盖层堵漏、井内事故处理和复杂地层冲洗液护壁等多项关键技术,解决了上述各项难题,降低了施工成本,形成了一套适宜于塔里木盆地西南与东南坳陷区复杂地层的小口径油气调查井钻探技术体系,为今后该地区同类钻探施工提供借鉴。
2019 Vol. 6 (4): 58-63 [摘要] ( 282 ) RICH HTML PDF (2867 KB)  ( 160 )
64 北山地区扎格高脑盆地CEMP采集试验研究
许海红, 卢进才, 刘建利, 韩小锋, 陈小龙, 张泉
DOI: 10.19388/j.zgdzdc.2019.04.09
为确定北山地区电法野外采集参数,有效合理地开展连续电磁剖面法(Continuous Electromagnetic Profiling,CEMP)勘探,以扎格高脑盆地为例,针对野外资料采集的主要因素,制定了采集参数的试验研究工作,通过视电阻率曲线成图对比分析了各项参数所对应的数据采集结果,确定了电极距长度和采集时间。综合研究认为: 研究区布极电极距长度宜采用100 m,个别困难地区可适当缩短电极距,但至少需大于70 m; 野外有效采集时间选择12 h效果较好,特殊情况下不低于8 h,干扰区需适当延长采集时间; 针对接地电阻、刮风干扰等影响野外数据采集质量的不同情况,总结分析了质量控制对策与改善措施。实测剖面解释结果表明,CEMP能较好地揭示研究区主要地层展布情况,反映研究区构造特征。该研究结果可为北山地区中生代盆地群CEMP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2019 Vol. 6 (4): 64-72 [摘要] ( 296 ) RICH HTML PDF (7261 KB)  ( 125 )
       勘探潜力与评价
73 和什托洛盖盆地烃源岩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
孙相灿, 文磊, 张林, 易立, 姜鹍鹏, 熊峥嵘
DOI: 10.19388/j.zgdzdc.2019.04.10
和什托洛盖盆地前人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盆地西部基本为勘探空白区。通过在和什托洛盖盆地及周缘开展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测试分析工作,整体评价了该区烃源岩特征和勘探潜力。研究表明和什托洛盖盆地发育泥盆系、石炭系和侏罗系3套潜在烃源岩,其中侏罗系为盆地烃源岩的主要发育层段,泥盆系及石炭系为烃源岩的次要发育层段。石油地质条件综合分析认为,和什托洛盖盆地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白杨河凹陷、南部斜坡区是有利勘探区带,为下一步勘探方向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2019 Vol. 6 (4): 73-78 [摘要] ( 303 ) RICH HTML PDF (5130 KB)  ( 155 )
79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油气调查最新进展
李宗星, 彭博, 马寅生, 胡俊杰, 魏小洁, 马立成, 方欣欣, 杨元元, 刘奎
DOI: 10.19388/j.zgdzdc.2019.04.11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是海相油气勘探的新领域,通过对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油气地质条件进行调查,评价其资源潜力,为该区寻找油气战略接替区提供科学依据。以柴达木盆地石炭系为主要目标,通过调查和研究,首次获得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油气流,在柴达木盆地古生界海相新层系油气方面取得重要发现; 综合区域调查、平衡剖面反演及镜质体反射率等分析,获取柴达木盆地主要构造运动期次; 结合盆地模拟技术,重建了石炭系埋藏史,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坳陷石炭系烃源岩油气地化指标,研究了烃源岩生烃演化史。研究表明: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坳陷石炭系烃源岩广泛发育,有机质丰度较高,埋深较大,但未发生变质,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 德令哈坳陷石炭系埋藏史主要表现为快速埋藏期、稳定期与强烈抬升剥蚀期,新生代以来沉降史与抬升剥蚀史存在着差异; 石炭系烃源岩热演化史主要表现为“存在二次生烃,晚期生烃为主”的特点,主要受该区构造运动控制; 柴达木盆地热演化总体表现为缓慢降低的趋势,主要受控于柴达木盆地岩浆热事件与构造活动。调查分析表明,新层系石炭系油气条件良好,资源前景广阔,是柴达木盆地下一步勘探的接替层系。
2019 Vol. 6 (4): 79-87 [摘要] ( 324 ) RICH HTML PDF (8027 KB)  ( 124 )
88 木里盆地侏罗系煤层气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田亚, 杜治利, 张文龙, 陈夷
DOI: 10.19388/j.zgdzdc.2019.04.12
我国天然气需求逐年上升,寻找常规天然气的接替能源已迫在眉睫。木里盆地中—下侏罗统煤炭资源丰富,煤层厚度大,煤层气资源潜力巨大。综合利用野外地质调查、样品分析测试、煤炭钻井录井及含气量现场解吸,对木里盆地木里组煤层赋存特征、成藏地质条件、主控因素及煤层气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木里盆地煤层厚度大,埋藏适中,以气煤和焦煤为主,整体处于中—高变质阶段,含气量较高,煤层气资源潜力良好; 煤层的变质程度及顶、底板的封盖能力控制了煤层气的富集; 木里盆地侏罗系煤层气主要有宽缓向斜富集和大型单斜构造富集2种成藏模式。煤层气主控因素分析及成藏模式研究为后续开展木里盆地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2019 Vol. 6 (4): 88-94 [摘要] ( 274 ) RICH HTML PDF (7796 KB)  ( 326 )
95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宜参1井烃源岩评价及气源分析
刘丽红, 周新桂, 赵省民, 杜治利, 田亚, 韩淼
DOI: 10.19388/j.zgdzdc.2019.04.13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宜参1井获得天然气重大突破,但对其各层系烃源岩生烃潜力并未开展研究。通过采集山西组和马家沟组烃源岩样品开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山西组4个泥岩样品的残余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含量分布范围为0.54%~2.31%,均值为1.65%,总烃[(S1+S2)]含量分布范围为0.12~0.46 mg/g,均值为0.34 mg/g,泥岩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生烃潜力较强; 马家沟组泥岩残余TOC含量分布范围为0.09%~0.33%,均值为0.17%,(S1+S2)含量分布范围为0.03~0.17 mg/g,均值为0.12 mg/g,评价为非—差烃源岩。对比宜参1井天然气中甲烷(CH4)和乙烷(C2H6)碳同位素含量,δ13C1>δ13C2倒转的天然气主要为煤成热解气,混入了少量δ13C2轻的油型气,其中煤成气主要来自于上古生界煤系地层,混入的少量油型气可能主要来自于上古生界太原组优质海相烃源岩。查明奥陶系马家沟组的生烃潜力及油气来源不仅可以认识奥陶系产层的油气生成和组成特征,同时对气田的形成模式、资源前景及勘探部署也具有重要意义。
2019 Vol. 6 (4): 95-103 [摘要] ( 275 ) RICH HTML PDF (3043 KB)  ( 201 )
104 海拉尔盆地牧原凹陷油气勘探前景与有利区带目标优选
易立
DOI: 10.19388/j.zgdzdc.2019.04.14
牧原凹陷是海拉尔盆地群中研究程度和勘探程度均较低的凹陷,尚未取得勘探突破。为明确牧原凹陷的油气资源潜力与勘探前景,开展了野外地质调查、老井复查与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等,基本明确了凹陷油气地质条件: ①牧原凹陷具有单断箕状结构,可划分为陡坡带、洼槽带和缓坡带3个构造单元; ②发育大磨拐河组、南屯组和兴安岭群3套有效烃源岩,南屯组、大磨拐河组烃源岩厚度大,分布面积广,有机质类型好,以II1-I型为主,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潜量大,热演化进入成熟阶段,是凹陷主力烃源岩,兴安岭群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处于高成熟阶段,虽然厚度与分布有限,也是一套有价值的烃源岩; ③发育兴安岭群的自生自储或上生下储、大磨拐河组与南屯组的自生自储、伊敏组的下生上储3套储盖组合。对比高勘探程度区单断箕状凹陷的成藏规律,结合牧原凹陷自身的地质特点,构建了牧原凹陷油气成藏模式。通过开展区带的初步评价,优选出2个有利区带,提出了勘探目标。
2019 Vol. 6 (4): 104-110 [摘要] ( 288 ) RICH HTML PDF (5697 KB)  ( 190 )
  编辑部公告
22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专刊征稿启事
22 喜讯: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主办的《中国地质调查》连续第3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2 《中国地质调查》2024年第2期已在我刊网站发布
22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关于成立《中国地质调查》第一届青年编委会的通知
22 《中国地质调查》2024年第2期电子版已在中国知网发布
22 《中国地质调查》被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数据库收录
22 《中国地质调查》被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价为准核心学术期刊
22 地矿平台专业知识汇总,这一篇绝对够用!
  下载中心
2014—2023年《中国地质调查》期刊文献列表
《中国地质调查》论文模板
版权许可协议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投稿须知
投稿指南
  友情链接
22 自然资源部
22 中国地质调查局
22 中国地质图书馆
2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2 中国地质学会
22 山东国土资源
22 华东地质
22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访问总数:
期刊网站版权所有 © 《中国地质调查》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政编码:100083 京ICP备05064691号-3
电话:010-66554884,66554890 电子邮箱:zgdzdc@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